歌词: 关键字
您的位置:近况首页全部文字 → 【侨声记忆】留住曾经青春的岁月——记70年代侨声中学文艺宣传队
蔡文彬相片

蔡文彬

主页留言

【侨声记忆】留住曾经青春的岁月——记70年代侨声中学文艺宣传队

人气:
日期:2016/8/11 12:54:43
关键词:【侨声记忆】留住曾经青春的岁月——记70年代侨声中学文艺宣传队

【侨声记忆】留住曾经青春的岁月——记70年代侨声中学文艺宣传队 (作者:高74届 蔡文彬)

2016-05-10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




晋江首届中学生文艺创作汇演

复课后的1972年,众所周知的群众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,根据当时东石公社党委指示精神,要求学校组建宣传队,多渠道、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、方针和政策。于是,侨声中学文艺宣传队成立了。   

勤俭创队苦学艺

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,音乐老师吴紫藩、李秀润夫妇义不容辞挑起组建宣传队的重担。夫妇俩不计较个人得失,在学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,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,自制乐器、道具、服装。能自制的演出道具、舞台布景等几乎全部出自柯黄河老师的能工巧手;演出服装用彩色纸条粘贴,较特殊的服装发动队员向邻里乡亲借用,甚至队员自费购置,勤俭节约把宣传队组织起来。

创队的主力队员有蔡文彬、刘基伟、黄建康、蔡文举、蔡佩卿、蔡雅萍、许建满、江小蔚等8人。宣传队组织起来了,学校当时没有舞蹈老师,吴紫藩老师带上8位队员,想办法找到他家在泉州歌舞团跳舞的亲戚,亲戚又偷偷带来了歌舞团的几个好姐妹,利用歌舞团休演的空间、借用邻家会客厅、牺牲她们宝贵的休息时间,没有任何报酬、呕心沥血地教习舞蹈基本知识。8位队员睡地铺、啃干粮,克服重重困难、认认真真、不厌其烦,一遍一遍反复练习模仿基本动作,直到像模像样。回校后,再把学到的舞蹈动作,依样画葫芦地传授给其他队员,宣传队就这样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了。

演出学习两不误

宣传队跨出校园、走进农村、寓戏于教、寓教于乐、让广大群众在乐中受教。足迹遍及整个东石公社,18个大队走透透(不具备搭台演戏的几个小村庄除外)。在那文化娱乐枯燥匮乏的年代,为东石人民提供了一定的精神食粮、丰富了一定的文化生活,把时代的精神传达贯彻到每个村落,使之家喻户晓。同学们倾情演出,娴熟的演技让群众误会我们是专业剧团,甚至要求送子学戏。所到之处,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真情款待。当时,农村照明只有“煤油灯”,夜晚到处漆黑一片,宣传队就自备“气磅灯”照明、自带舞台布景。每当演出结束后,当地村干部都会热情地为队员们端来热气腾腾的“半暝粥”。到路途遥远的地方演出,同学们下午提前请假一节课,赶到目的地后,借用农民的灶台,自带粮食,同学分工协作做饭。晚上就借宿当地祠堂、庙宇或者小学教室打地铺。下乡演出时,同学之间互借自行车,力气大点的驮小个的,晃晃悠悠地走在乡间小路上。夜间演出结束回学校后,男队员主动护送女队员回家。宣传队里处处洋溢着师生情、同学情,大家兄妹相待,团结友爱,互帮互助。更为可贵的是宣传队的同学们晚上下乡演出,白天坚持回学校上课,落下的课程,总能自觉主动找科任老师补课,做到演出学习两不误。

8年间,尽管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,队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,但出自于对宣传队的热爱,新生力量得到不断充实,使宣传队自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。



《献词》剧照



《拆墙》剧照

当时演出的剧目既有老师自编自创,也有照搬照套的。如活报剧《血麻衣》,是老师们在与贫下中农“三共同”(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)生活过程中,根据潘径什姓村的真人真事,由蔡崇鹏老师(退休老校长)创作写成;高甲小戏《洪四嫂》,则是根据石菌村群众合力抓捕台湾派遣特务的生活原形创作;还有舞蹈《采姑娘》,栩栩如生地把东石姑娘下海削的过程搬上舞台。所选题材源于生活、贴近生活,真实反映出时代的需求,广大群众喜闻乐见。记得演出剧目有:舞蹈《采姑娘》、《阿瓦人民唱新歌》、《采茶扑蝶》、《大寨亚克西》、《洗衣歌》、《逛新城》;歌舞表演唱《献词》;高甲小戏《洪四嫂》;梨园小戏《拆墙》;活报剧《血麻衣》;相声《画像》;女高音独唱《映山红》、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》;南音清唱《山险峻》、《荼蘼架》;笛子独奏《扬鞭催马运粮忙》、《陕北好》、《我是一个兵》等等。

汗水催开荣誉花

由蔡尤资老师作词、吴紫藩老师作曲

出处:词曲网 作品发布:蔡文彬
《【侨声记忆】留住曾经青春的岁月——记70年代侨声中学文艺宣传队》有关声明
评论人 评论内容摘要(共 0 条,查看完整内容) 得分 0 发表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