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谱: 关键字
您的位置:曲谱首页器乐谱古筝曲谱 → 渔舟唱晚
李文平相片

李文平

主页留言

渔舟唱晚

双筝分谱

作曲:金灼南娄树华曹正、朱郁之 编曲制作:李文平 人气:
唱法:器乐 语种 : 国语歌曲谱 日期:2020/9/21 14:03:05
关键词:渔舟唱晚
莫斯科2007年11月6日晚,由袁莎、袁莉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,李心草指挥的双筝与管弦乐队的《渔舟唱晚》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首次演出,反响热烈。之后不久,绍恩指挥奥地利维也纳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,后来又有指挥家汤沐海、陈佐煌、郑小瑛、张峥等多次指挥演出。

2015年的7月26日,在国家大剧院的漫步经典闭幕音乐会上再次演出《渔舟唱晚》,由吉炜、宋心馨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,谭利华指挥。

《渔舟唱晚》作为古筝的重要代表作之一,它的曲作者是谁,至今没有定论。有的标为古曲,其实不是很古(《十面埋伏》是真正的古曲),有的标为传统乐曲,也不一定准确。笔者从现有的资料看,有这几位大家为此曲做出了贡献:魏子猷(1875-1936)、金灼南(1882-1976)、程午加(1902-1985)、娄树华(1907-1952)、曹正(1920-1998)以及朱郁之。

至今为止,还没有资料表明,这一曲名谁是第一个使用的。广为流传的说法是:1,娄树华以古曲《归去来》为素材而作。2,金灼南由山东传统筝曲《双板》改编、创作。找不到古曲《归去来》,无法断定《渔舟唱晚》与之有联系,难道是指古琴曲《归去来辞》?《渔舟唱晚》与《归去来辞》看不到有任何关系。《渔舟唱晚》与《双板》却有相似之处。可以断定,《渔舟唱晚》从《双板》改编、演绎而来是有道理的。

以上的版本是d调版本,演奏时间不到4分钟,传统的筝曲版本就是指这一版本。

曹正、朱郁之1952年的二胡与古筝版本,与以前的版本变化较大。首先,从d调移为g调(可能是为了二胡演奏方便),移高四度后由原版本的稍感沉郁变为较为明亮,最为重要的是,加了一段抒情性段落(即大家熟知的天气预报音乐),去掉了原来由慢到快的段落,加入了快版。后来的黎国荃小提琴、长笛版本与电子琴都由此二胡与古筝版本改编。


第一稿我选择了d调版本(现在广为人知的筝曲《渔舟唱晚》就是这一版。),这是一架筝与乐队的总谱,除去开始的引子是我新写的,独奏筝没有作任何变化。



第二稿我就选择了曹正、朱郁之的二胡与古筝版本,移调为g调。以后经常演出的就是这一版本-—双筝与管弦乐协奏版。在总谱上没有标明是协奏,还是双筝与乐队,每次都由演出者自己决定。虽然不是协奏曲,但乐队也不单纯是伴奏状态。



这一版的特点之一是,抒情性段落(天气预报音乐)在尾声前的高潮得以再现,使乐曲的意境更加深远、舒畅。全曲时长为8分钟左右。



2011年11月,国家大剧院通过关峡团长又让我由双筝改为独奏与管弦乐队,这一回,乐队总谱几乎没有改动,只把第二古筝的乐谱改为竖琴。2012年新年音乐会,由袁莎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,洛林·马泽尔[美]指挥演出。当晚的演出没有竖琴,也许独奏的古筝更干净些,竖琴可能会帮倒忙,干扰古筝。



2015年,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演出了双筝与管弦乐协奏版,由吉炜、常静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,吕嘉指挥。是不是他们觉得还是两架古筝的效果更丰富、饱满些呢?



乐队是不完全的双管编制:没有第二长笛、第四圆号,第二与第三小号,也没有大号。很多乐器只有一句(如小号),这是为了写出真正的中国风味。整个乐队总谱,空荡,清淡。



乐曲是如何开始的?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极弱的拨奏与中提琴的长音开始,第二提琴与第一提琴依次以长音出现。这四小节(共八拍)织体的速度是每分钟44拍,可能指挥在具体处理时还要慢,洛林·马泽尔的处理最慢。



第一古筝发声时的速度需要比通常的d调版本慢很多,乐队的织体就是开始的四小节。(最后的尾声的织体也是这开始的四小节,只是加了钟琴。)



接下来散板的这段旋律有几个选择:1,长笛(低音区不理想),2,单簧管(音区统一,有表现力),3,双簧管(太亮了,最后的音区有点高),4,小提琴独奏(小提琴版本已经有了)。最佳选择就是单簧管了。



入板后,第二古筝弹奏八拍的引子后,长笛在中底音区演奏主旋律,第一古筝的旋律与长笛有个别音不同,这一方法是中国音乐的特点。



从开始到两分半钟的音乐,乐队都是轻薄、散漫的长音类,一直没有密集的织体,到古筝出现清角音,中提琴奏出六连音的音型,二提琴,双簧管、长笛与短笛随后奏出,这一情形似乎是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小石子,激起微微波纹,打破了安宁的心绪,但随即归于原来的状态。



全曲始终是一个调,清角音在这里表明,它短暂地离调到c宫,却停在了d商调,这是唯一的一次离调,而全曲是以d徵为主,最后却结束在g宫调。



单簧管与长笛接近箫的音色,以后出现的英国管,则音色浓厚、辽远,到此,一直是暗淡的色调,到双簧管吹出那段国人所熟知的天气预报音乐,才明亮起来,乐队织体活跃起来,到一提琴与第二古筝重复这段旋律时,第一古筝作简单的变奏,圆号的六连音进入,掀起一个小高潮,慢板结束。



小快板显示,心情是愉悦的。笔者认为,如果只是说渔民满载而归的快乐心情,那可能缩小了范围,应当是创作者、演奏者以及聆听者。



这一版本的特点之二是,小快板接着大段落的渐快。这是对演奏者的考验:渐快的时间点选择很重要,如果早了,快板状态还没有稳固,如果太晚渐快,则难以推向高潮,演奏者与乐队、指挥的默契更关键。(d调版本是慢起渐快,但开始旋律性不强)



第一次看电视播出的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首次演出,当纱幕拉起、音乐到高潮时,不由地流出了眼泪。


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……



有了王勃的<滕王阁序>,又有了经典的《渔舟唱晚》,……。



《渔舟唱晚》,无法用言语描绘的绝妙音乐。



2015/8/17

【附】

笔者多次***资料,有关准确署名,得出以下结论:

{筝曲}

d调版应为【金灼南 娄树华】(没有天气预报音乐)

{筝与二胡版}

g调版,应为【金灼南 娄树华 曹正(订谱) 朱郁之】(出现天气预报音乐)。

李文平版本的《渔舟唱晚》

{双筝与管弦乐队}

{筝与管弦乐队}

{双筝与民族管弦乐队}

应为【金灼南 娄树华 曹正(订谱) 朱郁之曲 李文平编配】

2017-5-11
此曲谱包含视频格式文件,点击此处打开下载地址此曲谱包含音频格式文件,点击此处打开下载地址
温馨提示:在《渔舟唱晚》简谱图片上点击鼠标右键,选择"图片另存为."即可保存简谱!
曲谱来源:词曲网 曲谱制作:词曲网搜集整理 曲谱提供:李文平 最后修改时间:2020/9/21 14:19:26
  • 文本歌词
  • LRC歌词
暂时没有歌词,请添加文本歌词
暂时没有歌词,请添加LRC歌词
金灼南作曲的曲谱作品(含同名曲作者作品)
娄树华作曲的曲谱作品(含同名曲作者作品)
《渔舟唱晚》有关声明
评论人 评论内容摘要(共 0 条,查看完整内容) 得分 0 发表时间